肉类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,无论是煎炸蒸煮,皆是美味。
然而,有些人却说,“牛羊肉是‘癌症加速器’,生怕吃得太好会给肿瘤提供营养,使其加速生长......”
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牛羊肉是“癌症加速器”?
虽然,我们常说癌症是吃出来的,但“牛羊肉是癌症加速器”这种说法却没有什么科学依据。
相反,癌症患者要比健康人士更需要营养补充。
肿瘤细胞生长会消耗大量脂肪和蛋白质,机体组织修复也需要大量营养物质,若是这也不敢吃、那也不敢吃,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足、机体抵抗力下降,不利于治疗。
既然牛羊肉不是“癌症加速器”,那真正不能多吃的“致癌肉”是哪些呢?
这3种肉吃得越多,癌来得越快!
1、烤肉
每当夜幕降临,烧烤摊前总是坐满了人。烤得滋滋冒油的肉串、香味扑鼻而来,再呷一口冰啤酒,一天的疲劳就此烟消云散。
但你知道吗?烤肉不仅自带大量油脂,还含有一级致癌物——苯并芘,会增加人体患癌的风险。
烧烤时,木炭燃料含有的苯并芘,可以伴随烟雾污染食物;食物油脂滴落到火中,产生的烟也可将苯并芘附着到食物表面;而食物中的脂肪因高温裂解产生的大量自由基,通过热聚合反应,也能生成苯并芘。
此外,有些烧烤店家还在肉串中加入亚硝酸盐,使肉串颜色更鲜艳。而吃进肚的亚硝酸盐,会在胃内转变成亚硝胺,有强烈致癌性。
所以,烤肉最好少吃点。
如果实在割舍不下,吃完烤肉,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。
另外,烧烤时,食物与炭火别靠太近,食物用锡箔纸包起来,烧焦的部分不吃,或改用电炉烤,能健康一点。
2、咸鱼肉
咸中带香、又下饭的咸鱼肉,是不少人的心头好。
但是,早在2012年,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就把咸鱼列入“一级致癌物”的名单,而且清清楚楚地写着“中式咸鱼”。
这是因为,咸鱼在用高浓度盐腌制及暴晒后,让咸鱼产生大量亚硝酸盐。当亚硝酸盐被吃进胃里,它在胃酸的作用下,会产生致癌的亚硝酸铵。
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在不同人群中,比起成年后没有或很少吃咸鱼的人,每天吃咸鱼的人发生鼻咽癌的风险增加了1.8~7.5倍!
虽说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、日积月累的过程,但还是建议大家少吃为妙。偶尔尝尝即可,别一日三餐都往嘴里送。
3、“甲醛肉”
看到这,大家可能会想,谁那么傻去吃“甲醛肉”啊!
虽说没有谁会主动买“甲醛肉”来吃,但架不住黑心商贩心黑呀。
在这特别提醒大家,在买鱼时,尤其要小心那些看起来“光鲜亮丽”的鱼。
为了让奄奄一息的鱼“起死回生”,一些黑心商贩会先把鱼浸泡在甲醛溶液中,防腐保鲜,再往鱼身上喷淋洗衣粉液,确保鱼外形完整、颜色鲜亮。
其中,洗衣粉含有活性剂、软水剂、漂白剂等有害物质。
而甲醛危害极大,它不仅会对人的皮肤、呼吸道及内脏造成损害,麻醉中枢神经,还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入一级致癌物名单,长期接触可诱发鼻咽癌、淋巴癌、脑瘤、白血病、细胞核的基因突变等。
食用含有甲醛的食品会导致肺水肿、肝肾充血、血管周围水肿,甚至导致肾衰竭,一次食入10~20毫升可致死。
识别“甲醛鱼”方法:买鱼时,先拿起来闻一闻。这种经过甲醛溶液浸泡的鱼,会有甲醛的刺鼻味道。
这种肉不能吃,那种肉也要少吃,那对于“无肉不欢”的人来说,到底该如何健康吃肉呢?
肉该怎么吃,最健康?
多吃白肉,少吃红肉所谓的“红肉”“白肉”,其实是根据生肉的颜色来区分的。
一般来说,红肉主要包括猪、牛、羊等哺乳动物的肉;而白肉主要包括鸡、鸭、鹅、鱼、虾等非哺乳动物的肉。
和白肉相比,红肉中含的脂肪多,并且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多。脂肪可为人体提供能量,但如果能量摄入过多,会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而白肉脂肪含量较低,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。特别是鱼类,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,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病。建议每周以280~525克为宜,最好清蒸。
多吃鲜肉,少吃加工肉
像腊肉、腊肠、熏肉、火腿、培根、肉罐头等加工肉,早在2015年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正式列入1类致癌物(明确致癌)。
研究表明,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,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会增加18%。
因此,建议大家多吃新鲜的肉,吃多少买多少。
如果非得吃加工肉制品时,最好先在开水里煮一下,以减少盐分,然后再烹饪食用。若能搭配新鲜蔬菜食用,就更好了。
多吃瘦肉,少吃肥肉
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,适当摄入含脂肪的食物,的确能给我们的身体供给能量。然而,如果吃太多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物,则容易引发脂肪肝,反损肝脏。
因此,建议少吃肥牛、肥羊、五花肉等高脂肪红肉。
而瘦肉,其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及铁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,能起到补铁防贫血的作用。以上配图均来源于壹图网。
举报/反馈
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