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发表于《自然》(Nature)杂志的一项新研究[1],天文学家有了一项重磅发现,射电望远镜接收到了神秘的无线电波,每1318秒重复一次,而且已经持续了35年。那么,这个信号究竟是“谁”发出的?要不要回复?
在浩瀚的宇宙中,除了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暗淡星光之外,还有很多是肉眼不可见的无线电波,它们也是以光速在宇宙中前进,不断到达地球。通过包括“中国天眼(FAST)”在内的射电望远镜,就能接收到这些无线电信号,从而对宇宙中的信号源进行研究。
过去数十年来,通过射电望远镜,人类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,包括发现脉冲星、类星体、快速射电暴,以及宇宙大爆炸的余辉。对于无线电信号的源头,天文学家首先会认为是来自宇宙中的天体。但除此之外,还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外星文明发出的信号。
就目前人类的认知而言,无线电波便于人类在宇宙探索中进行远距离通信,诸如月球背面上的嫦娥四号、火星上的祝融号、远在230多亿公里之外的旅行者1号等探测器,都是通过无线电波与地球进行通信。因此,如果宇宙中的外星生命也在探索宇宙,他们也很有可能利用类似的方式进行通信。
在这项新研究中,麦吉尔大学的天文学家VictoriaM.Kaspi,利用默奇森广域射电望远镜阵列在银道面内,发现了一个重复无电线信号源:GPMJ1839−10。根据测算,这个信号源距离地球大约1.5万光年。
初步研究显示,这个信号源应该是一颗磁星,其本质是一种中子星。大质量恒星在死亡之后,发生超新星爆发,其核心区域就有可能坍缩为致密的中子星,而如果其磁场极其强大,可以达到地球磁场的10万亿倍,则就会成为一颗磁星。
一般来说,不管是磁星,还是普通的中子星,其信号脉冲周期通常为几毫秒,最长的也就几分钟。而这一次探测到的信号周期可达1318秒,也就是22分钟左右,每次信号持续时间5分钟,然后间断17分钟。
如此长的信号周期与已知的磁星特征不符,磁星不应该会隔这么长时间才发出一次信号。倘若它是磁星,那么,如此长的周期意味着它自转速度很慢,这就会使其磁场无法超过一个阈值,来产生强大的无线电波。只有当自转速度超过目前1000倍时,它才会发出稳定的脉冲信号。
更让天文学家感到意外的是,在检索过去观测结果的数据库时,早在1988年,射电望远镜就已经接收到这个神秘的信号。也就是说,这个无线电信号至少已经存在了35年。但如果是磁星爆发出的强烈无线电信号,如此高的强度也只会持续几年的时间,这更让人怀疑不是磁星。
如果不是磁星,那另一种可能是具有异常强大磁场的白矮星。白矮星的前身是像太阳这样的中低质量恒星,它们耗尽燃料之后,核心区域也会发生坍缩,但没有那么剧烈,所形成的白矮星没有像中子星那样致密,它们的个头也要更大许多,所以自转周期会比中子星长得多。
然而,在银河系中观测到的数千颗白矮星中,还没有发现过这样的现象。只有一颗白矮星具有周期性辐射,但它释放出的能量远低于此次观测到的信号源。
关于此次信号源的解释,也许还有其他未知的天体。但另一方面,也不能完全排除它与外星文明的关系。也许是先进的外星文明发出了这个重复的无线电信号,只不过我们目前还没有破译其中的含义。
倘若真的是外星文明发出的信号,那么,我们要不要回复呢?
相信很多熟悉《三体》的朋友会认为,我们不要回复。因为我们不知道外星文明是否是善意的,如果他们知道了人类的存在,并且能够跨越1.5万光年的遥远星际空间,一个科技水平远在人类之上的外星文明到达地球,那就有可能让人类陷于巨大风险之中。
不过,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种担心也许是多余的,因为我们回复的信号到达1.5万光年之外时,已经是一万五千年之后,那时的人类说不定经历了不可思议的科技爆炸,从而不惧外星文明的到来。
49年前,人类利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,向着2.5万光年外的M13球状星团发送了信息。在直径将近170光年的M13球状星团中,聚集着至少30万颗恒星,那里也许有行星能够孕育出智慧文明。
目前,这些信号已经传播到距离地球49光年外的地方,到达M13还要将近两万五千年的时间。至于人类会不会接收到那里回复的信息,也要等5万年之后才知道。
参考文献
[1]VictoriaM.Kaspi,Slow-beatingradiowavesfromalong-livedsource,Nature,2023,DOI:10.1038/s41586-023-06202-5.
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、网站地图